专利基础知识
1.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2.为什么要申请专利?
因为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审批合格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法保护该专利权不受侵犯,任何人要实施该项专利,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按双方协议支付使用费石则就是侵权。
3.什么是发明专利?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可以分为产品发明专利和方法发明专利两大类。产品是指一切以物质形式出现的发明,例如机器。仪表、工具及零部件的发明,新材料、新物质的发明。方法是一切以程序和过程形式出现的发明,例如:产品的制造加工工艺、材料的测试、化验方法、产品的使用方法的发明。
4.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5.什么是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保护的是产品外形的特征,可以是产品的立体造型或表面图案,或两者结合,并且是可以工业化生产和复制。
6.专利法规定哪些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专利法还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7.怎样才能取得专利权?
专利权不是伴随发明创造的完成而自动产生的,需要申请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才能授予专利权。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具备形式条件和实质性条件,前者指申请规定的文件及手续,后者是指发明创造授权的本质依据即专利性条件,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8.什么是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9、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0.什么是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11.专利权的期限为多少年?
发明专利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12.怎样申请专利?
(1)自行申请,申请人自己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其代办处办理专利申请手续,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应当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的类别。
(2)委托代理申请。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专利申请手续。
13.怎样确定申请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其代办处收到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对符合申请形式条件的给出申请号,确定申请日、发受理通知书。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14.谁是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15.谁是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16。推广应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时,由谁付使用费?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17.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哪些奖酬?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18.何谓侵权?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专利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谓之侵权。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谓之侵权。
19.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什么为准?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20.产生专利侵权纠纷怎么办?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21.假冒他人专利的,承担何责任?
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22.冒充专利的,承担何责任? 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3.专利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专利说明书是专利文献的主体,其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公开技术信息;另一方面是限定专利权的范围。用户在检索专利文献时,最终要得到的就是这种全文出版的专利文件。
中国的专利说明书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专利文献编排方式,即每一件说明书单行本依次由说明书扉页、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所组成。扉页上包括发明名称、申请人、专利权人、申请号、公开(公告)号、分类号等全部著录项目和摘要及附图,要求优先权的还有优先权申请日、申请号和申请国。
自1993年开始,根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单行本,在实质审查合格授予发明专利权后,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对初步审查合格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授予专利权后,公告出版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专利仅在专利公报上进行公告。
24.专利公报包括哪些内容?
《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是定期出版发行的专利文献之一。这三种公报自1985年9月10日起开始出版,当年均为月刊。1990年起三种公报按照国际惯例均改为周刊,每星期三出版,一年为52期,每年一卷,1985年为第一卷,依次类推。卷号后是期号,表明公报出版周次。例如第13卷第10号,表示1997年第10周出版的公报。
专利公报是查找中国专利文献、捡索中国最新专利信息和了解中国专利局专利审查业务活动的主要工具书。三种专利公报所刊载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公布或者公告专利申请和授权决定;第二部分发布专利事务公告;第三部分是索引。
第一部分公布或者公告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记载的著录事项、摘要和摘要附图,著录事项包括该申请的名称、国际专利分类号、申请日、申请号、公开号或授权公告号等。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公报的公开就是授权公告公布。但发明专利的授权公告只有著录事项。外观设计专利公报公告的除著录事项之外,还包括外观设计的各种视图或者照片,以及简要说明,不出单行本。1994年我国参加了《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中国专利局已经成为PCT申请的受理局,国际专利合作条约联盟大会指定的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有《发明专利公报》增加了国际申请有关著录事顶。
第二部分是专利事务。记载与专利申请的审查及专利的法律状态有关的事项。诸如申请的撤回、专利权的撤销、专利权的无效宣告、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继承或转让等。由于三种专利的审查方法不一,所以专利事务略有不同。
第三部分是索引。这部分将每期公报所公布的专利申请以及授权的专利,按IPC(国际专利分类号)、专利号和专利权人编排三个索引,同时给出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对照表。这里要注意的是1993年以前的索引编排方法有所不同。